您好,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
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
04
2024年01月

全国消防日丨消防知识多一点,火灾危险少一点!面对火灾风险,专家这样提醒

来源:宁夏科协   作者:传播中心

常言道,“水火无情”。我国每年发生的火灾约有80多万起,每年因为火灾导致2000余人死亡。平均每天会发生2100多起火灾,平均每天有5人在火灾中不幸遇难。尤其是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,人员伤亡高达几十人,可以说是触目惊心,教训惨痛。

我们平时从媒体上能够看到一些火灾信息报道和视频画面,可能自己还没有亲身经历过,有时候觉得火灾距离自己比较远,发生的概率比较小。其实,大家身边就有不少火灾风险源,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就会危及生命安全。

生活中最常见的火灾风险源,大致可以归纳为场所风险、材料风险和行为风险。从场所风险来看,大型商业综合体、医院、商场市场、宾馆饭店、娱乐场所、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,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。从材料风险来看,生活中用到的复合建材、沙发、地毯、窗帘、服装和塑料、橡胶制品,包括汽车上的座椅、内饰等高分子材料绝大部分不仅易燃可燃、热释放速率高,而且燃烧后会产生氰化氢、氯化氢、一氧化碳等有毒烟气,吸入人体短时间内便会造成伤亡。从行为风险来看,人们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,比如购买使用劣质电器和插座,乱扔烟头,厨房燃气使用不当等,都可能会引发火灾。大家使用电动自行车时,有人推到楼内停放充电,有人将电池卸下带到家里充电,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。

浓烟是导致人员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

空气中正常含氧量为21%左右,当氧气含量为12%-15%时,人的呼吸就会急促、头痛、眩晕、无力,动作迟钝;10%-12%时,会出现恶心呕吐、无法行动,逐步丧失判断力;低于8%时,几分钟内便可致命。

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,如比较常见的一氧化碳,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.3%时,人吸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,十来分钟就可能导致死亡。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,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.5%。塑料、橡胶、高分子纤维成分的物品燃烧时产生的氰化氢等剧毒气体,对人的威胁更大,致伤致死速度更快。

火灾中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℃以上,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也能达到400℃至500℃,远远超过人体器官能承受的温度,在灼伤皮肤的同时,吸入体内的高温烟气会灼伤鼻腔、咽喉、气管等器官,引发窒息从而导致死亡。

过失引发火灾也要承担责任

一些人认为,如果不小心或者意外引发火灾,这种“无心之举”是不需要负责的。其实不然,按照我国法律,过失引起火灾将面临三种责任风险。依据《消防法》,过失引发火灾的违法人员将视情节受到警告、罚款或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。按照我国《刑法》规定,过失引发火灾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,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他人伤亡或财产损失时,应当根据双方协商情况或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

火场自救逃生的常识

首先要熟悉居住工作场所风险、逃生路线及消防器材位置。其次,拨打“119”火警电话报警要提供详细准确信息。报火警时应说明详细地址、起火物、人员及火势情况,准确留下联系方式。

火灾发生后要能够正确作出跑与不跑的判断、选择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案,更重要的是需要平时多观察、多积累,在遇到火灾后保持冷静,理智作出判断。

比如,当自己家中发生火灾,自身无法扑救时,应立即设法逃生,切莫贪恋财物,离开房屋时要关闭户门,防止烟气蔓延到楼梯间内,造成火势蔓延,影响他人逃生。

再比如,根据着火位置科学、理智判定。以高层住宅为例,若你处于着火层下方,应及时通过疏散楼梯逃生,及时跑到户外空旷处。火灾逃生不得乘坐电梯,火灾发生后可能导致电梯断电,浓烟火势也可能通过电梯竖井蔓延。若你处于着火层上方,则需要先确定疏散楼梯安全。高温烟气和火势一般向上蔓延,此时我们应先观察疏散通道和楼梯间是否有烟雾,若无烟雾火光,可及时向下逃生;若已有浓烟蔓延,不可强冲硬闯。实验证明,烟气竖向扩散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至4m,最高可达每秒8m,25s到35s延期就能扩散到100m高度。

如果无法开门逃生,或逃生过程中发现前方已被火势和浓烟封闭,不具备逃生条件时,应当迅速退回房间。无法及时回到自己房间时,应当及时敲门呼喊,设法进入距离最近的房间临时避险,或者到建筑内的避难层、避难间等相对安全区域避险。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手机电话寻求救援,同时应该通过窗户向外呼救,尽可能让救援人员确定你的位置。等待救援过程中要保持冷静,具备条件的,可以用湿毛巾等堵住门缝隔绝烟气渗透,通过浇水等方式给门降温,尽可能延缓火势突破时间。

总而言之,火场瞬息万变,逃生自救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,只有遇事冷静沉着、理智应对,才能化险为夷。

面对复杂多变的火灾风险,只有大家都学习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,自觉规范行为、培养安全习惯,才能最大限度化解风险,防范火灾。

作者 | 刘激扬 国家消防救援局高级指挥长

来源: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号

来源: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号(已获授权)